<mark id="ealyw"><track id="ealyw"></track></mark><kbd id="ealyw"><video id="ealyw"></video></kbd>

      <noframes id="ealyw"><small id="ealyw"><option id="ealyw"></option></small></noframes>
      <acronym id="ealyw"><s id="ealyw"></s></acronym>

      < 返回新聞公告列表

      零部件企業巨額押注中國市場,上半年新投建項目金額超兩千億

      發布時間:2021-07-08

      盡管對于汽車零部件企業來說,掙錢不易,尤其在遭遇新冠疫情沖擊以及后續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之后,甚至屢屢和“缺錢”二字掛勾,但即便如此,對于中國市場,他們仍然很舍得花錢。據蓋世汽車不完全統計,2021年上半年,至少有1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在華投建新項目,其中包括新建工廠、擴建生產線、設立研發中心等等,整體投資金額超兩千億,遠高于2020年。

      寧德時代,電池,汽車零部件,動力電池

      業績貢獻度提升,外資巨頭繼續重倉中國市場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讓整個汽車產業鏈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正是在這一年,中國汽車市場再次證明了自身的能量與潛力,以率先復蘇和積極發展態勢拉動了眾多外資零部件企業的業績表現。

      據博世中國財報數據,2020年,博世集團實現了715億歐元的銷售額,其中中國區成績尤為亮眼,銷售額達11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9.1%,創下了在華銷售額歷史新高。而在2021年一季度,中國區更是實現了54.4%的同比增長。

      不只是博世,就采埃孚而言,2020年全年,其在亞太區的銷售額為81.49億歐元,成功實現3.8%的漲幅,是采埃孚所有市場中唯一實現年度銷售額正增長的地區,其中中國區域銷售增長10.3%。舍弗勒同樣如此,2020年度,在舍弗勒四大區域中,大中華區實現增長5.8%,其他區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如果再繼續翻看其他外資零部件巨頭的2020年業績,我們同樣會發現,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性都十分突出。而這,也正是今年上半年以下外資零部件企業重資在華投建新項目的重要原因。

      今年5月,大陸汽車電子系統常熟工廠正式投入運營。據悉,新工廠總占地面積超過1.35萬平方米,是大陸集團電子懸架系統在中國的研發和生產基地。新工廠第一期共有6條產線,生產組裝空氣懸架模塊和空氣供給系統,年產能將達到20萬車套。

      寧德時代,電池,汽車零部件,動力電池
       

      大陸汽車電子系統常熟工廠;圖片來源:大陸集團

      今年4月,采埃孚電驅動科技(沈陽)有限公司電驅動系統制造項目建設開工。新項目工廠位于沈陽市鐵西區,占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1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0億元,計劃于2023年投產。據了解,自2018年起,采埃孚已在中國獲得了超過20億歐元的電驅動系統領域的訂單。此次沈陽電驅動系統制造項目是采埃孚在華投資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今年3月,舍弗勒輪轂驅動業務全球總部及研發中心在上海嘉定正式啟用。資料顯示,2019年,舍弗勒將輪轂驅動業務全球研發總部轉移到中國,借助中國市場的巨大應用潛力,推進輪轂驅動產品的量產進程。本次投入使用的輪轂驅動業務全球總部及研發中心將與舍弗勒輪轂驅動全球業務網絡聯動,進一步推進輪轂驅動產品的開發,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時間再往前推,今年2月,博世宣布投資3.6億元以擴建其位于蘇州的微機電系統(MEMS)傳感器測試項目。其中,將新增1.2億元用于實驗室研發投入,擴建后無塵車間總面積達3100平方米,達產后預計年銷售額增加30億元人民幣,年進出口貿易額100億元。據悉,2013年,博世決定在蘇州成立傳感器測試中心,這是博世在歐洲以外的第一個半導體測試中心,也是博世半導體業務在全球最重要的布局之一。

      寧德時代,電池,汽車零部件,動力電池
       

      MEMS傳感器測試無塵車間;圖片來源:博世

      除以上幾家企業之外,今年上半年,佛吉亞、蓋瑞特、LG新能源、三星SDI等外資零部件企業同樣在華進行了相關項目的新投建,由此足可看出外資零部件企業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投資方向較為集中,新興產品及技術領域更吸金

      外資零部件企業之所以愿意重金“砸”向中國市場,最終目的無外乎是希望“錢能生錢”,所以在瞄準中國市場之后,下一步自然是將錢投入到更能“生錢”的產品或技術上去,例如電驅動、電子懸架系統等等。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電驅動已然成為諸多汽車零部件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采埃孚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司旗下業務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跌。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其電驅動業務同樣未能規避乘用車產量下滑帶來的影響,但同比跌幅是所有事業部中(不包括商用車控制系統部門)最小的。不僅如此,據了解,截至2020年底,采埃孚在全球的電驅動部件訂單已超過140億歐元。

      正因如此,采埃孚新投建了沈陽電驅動系統制造項目。新工廠產品覆蓋電機、電控和電驅動系統的生產裝配以及測試,主要為本土和國際品牌整車企業提供新能源汽車電驅動零部件及系統,將用于多個主流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平臺。

      電子懸架系統是汽車輕量化、模塊化和電子化趨勢下的產物,電子懸架系統可以讓車輛在各種不同路面條件下實現主動調節,同時可以確保車輛在行駛中的穩定性和操控性,不僅可有效地提升駕乘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且可增加電動車的行駛里程或降低燃油車的油耗。

      在此背景下,大陸汽車布局了電子懸架系統常熟工廠。大陸汽車電子系統常熟工廠廠長蘇勝表示,目前電子空氣懸架系統中國區訂單量和客戶數量顯著增加,其在中國的業務布局都是為了滿足中國市場強勁的增長需求。據了解,大陸集團作為該系統供應商,可以生產和提供空氣懸架系統所需的所有部件,包括含有空氣彈簧和電子空氣供給系統的整合控制系統。

      隨著電氣化與互聯化的發展,汽車電子已成為智能出行不可或缺的科技之翼,且將不斷創造艙內體驗的全新可能。今年6月,佛吉亞與江西省豐城市正式簽約汽車電子全產業鏈項目,在2017年組建佛吉亞好幫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基礎上,計劃至2028年累計投入人民幣16億元,全面升級生產設備、智能倉庫、信息管理系統、基礎設施并擴大生產規模。

      寧德時代,電池,汽車零部件,動力電池
       

      佛吉亞汽車電子全產業鏈項目簽約儀式;圖片來源:佛吉亞

      “順應智能化、互聯化的行業趨勢,汽車電子業務正在成為汽車行業中越來越重要的部分,發展迅猛。我們堅信汽車電子產業必將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狈鸺獊喼袊鴧^總裁唐德福如此說道。

      事實上,不只是以上幾家企業,蓋世汽車此次統計中的零部件企業新投建項目幾乎都有同樣的投資邏輯。例如舍弗勒,其新投建項目瞄準的是在自動駕駛中將發揮重要作用的輪轂驅動系統,再如博世,其MEMS傳感器是移動和互聯領域的一項關鍵技術,在汽車動力學系統、安全氣囊系統、主動懸架系統、車輛舒適系統、發動機管理系統、座椅舒適系統、變速箱控制系統中被廣泛應用。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動力電池企業們大肆擴張布局的舉動,也是這一點的極佳證明。

      需求高漲,動力電池企業快速擴張布局

      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蓬勃發展之勢,由此帶來動力電池裝機量的一路高漲。GGII數據顯示,盡管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約319萬輛,同比增長44%,動力電池裝機量約136.30GWh,同比增長18%。另據SNE Research數據,今年前4月,全球動力電池在電動車上的裝機量從去年同期的26.8GWh上升至 65.9 GWh。

      在如此高需求、高景氣的發展態勢下,動力電池企業們正在快速擴產。

      今年6月,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時代”)動力電池一期項目,在宜賓三江新區東部產業園正式投運。據官方消息,自2019年9月以來,寧德時代與宜賓市陸續簽訂了四川時代動力電池一至六期項目,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占地面積約3000畝。此次一期項目正式投運后,在3小時物流時間內,動力電池就可以出現在成都或者重慶整車廠的生產線上,可以提升其在整個西南地區的供貨效率。

      寧德時代,電池,汽車零部件,動力電池
       

      四川時代動力電池一期;圖片來源: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近年來一直在加速產能擴張。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已先后在福建福鼎、江蘇溧陽、福建寧德浦霞、廣東肇慶、四川宜賓等地新建或擴建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寧德時代已規劃8大獨資生產基地,包括國內的寧德章灣區(東橋/湖東/湖西)、寧德車里灣、寧德福鼎、江蘇溧陽、四川宜賓、青海西寧、廣東肇慶基地以及國外的德國工廠,合計規劃產能超過500GWh。

      另值得一提的是,6月初有消息人士透露,寧德時代正計劃在上海新建一家汽車電池工廠,繼續以猛烈的擴張攻勢鞏固其全球第一大電動車電池供應商的地位。知情人士稱,寧德時代上海新廠將年產80GWh電芯,該公司正與上海政府就建廠洽談,尚不清楚何時達成最終協議,或者何時建廠投產。若此次寧德時代在上海建立新電池工廠的計劃為真,那么上海將成為其第9大電池生產基地。

      除寧德時代之外,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企業(2020年)中,LG化學、三星SDI、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等企業今年上半年也進行了動力電池項目的投建,其中以國軒高科動作最大。

      今年6月,國軒高科對外宣布,其肥東國軒電池材料基地項目正式奠基。據悉,肥東國軒電池材料基地項目位于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內,規劃占地2280畝,總投資預計120億元。項目建設內容涵蓋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前端原材料和后端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項目將統一規劃、分期實施。項目建成后,將保證國軒高科2025年動力電池產能達到100GWh的原材料供應,并切實解決鋰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問題,一期部分項目預計2022年投產。

      寧德時代,電池,汽車零部件,動力電池
       

      肥東國軒電池材料基地培土奠基現場;圖片來源:國軒高科

      1個月前,國軒宜春鋰電新能源項目正式奠基。根據規劃,國軒宜春鋰電新能源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計劃2022年底建成投產,二期項目計劃2025年底建成投產,達產達標后預計可實現產值約200億元。另在此之前,國軒高科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于今年3月落戶肥東,大眾國軒年產3萬噸三元正極材料項目于今年1月正式開工。

      盡管未能上榜前十,蜂巢能源也在大手筆擴充產能。6月22日,蜂巢能源宣布同南京市溧水開發區簽訂協議,計劃投資56億元在該區建設總產能14.6GWh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至此,蜂巢能源僅在2021年上半年就規劃新增產能近90GWh。

      寧德時代,電池,汽車零部件,動力電池
       

      蜂巢能源動力電池項目簽約現場;圖片來源:蜂巢能源

      據悉,作為電池企業近年來的黑馬,蜂巢能源早已先人一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產能布局,海外斥資建設歐洲工廠,國內則在長三角、華南和西南三大區域集中布局,僅2021年上半年就在四川遂寧、浙江湖州,安徽馬鞍山、南京溧水等多地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和智能化工廠。根據最新的規劃目標,預計2025年蜂巢能源總產能將突破200GWh,總體實力直指行業前五。

      總而言之,基于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的樂觀預期,動力電池產業開啟大舉擴張。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動力電池產業近幾年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隨著頭部企業的擴張,低端產能以及相關企業后續會逐步出局。

      Copyright ? 2005-2021 www.ezonesystems.com 深圳竟成展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2020137843號

      av在线直播无码

        <mark id="ealyw"><track id="ealyw"></track></mark><kbd id="ealyw"><video id="ealyw"></video></kbd>

          <noframes id="ealyw"><small id="ealyw"><option id="ealyw"></option></small></noframes>
          <acronym id="ealyw"><s id="ealyw"></s></acronym>